English

废名向李大钊忏悔?

2000-04-19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贵报3月29日第7版,李思孝的《师生情与文人趣》第4节这样写道:

“1987年秋,有一老和尚去北京海淀的万国公墓,向李大钊墓敬献花圈,并低声吟哦《感怀》绝句一首:‘临阵脱逃解甲兵,只留清白不留名;砍头烧戒一样痛,有脸敢来见先生。’这位老和尚就是废名,五四时期进步青年,活跃的新派作家,曾师从李大钊、钱玄同,后趋消沉,几度出家为僧。晚年拜谒李大钊墓明显带有自责忏悔之意。”

喜欢现代文学的读者都知道,冯文炳即废名是现代著名的小说家、散文家、诗评家(世创作新诗),有很深的文字功力,湖北黄梅人,“他是苦雨斋(周作人)四弟子之一(其他三人为江绍原、俞平伯、沈启天)。”(张中行《负暄琐话》68页)

“抗日战争以前,废名在北京(当时称为北平)学习和工作了十五年,其中有五年住在西山的一个村子里(不过有时也进城)。”

“抗日战争时期,废名在家乡避难,停顿了他的文学事业(只写了几篇短文),和文学界也断了联系。抗战胜利后返北京大学任教。”

“在1926——1927大革命之际,废名是在北京城乡埋头写《桥》与《菱荡》式的小说,远离了革命,他晚年经常自省自责当年的‘逃避现实’。”(以上均引自百花文艺出版社《废名散文选》序)

废名从来没有隐遁山门当什么和尚,虽然“仍有上西山修道之意”,“常出屋”也只是外号并非法号。张中行在《废名》一文中说:“早在北京大学任教时期,他已经走上近于弘一法师的路,由文学而趋向道学,所不同者,弘一法师是单一的佛,他是儒释道混合。他先是住在地安门内的民居,有妻有子,却忽然把妻子打发回去,自己搬到雍和宫去住。”“对于这位自信代表佛的作家,当然要请写一点什么。他慨然应允,写了《孟子的性善与程子的格物》、《佛教有宗说因果》、《体与用》等文。”

废名终究未出家步弘一法师李叔同后尘,只是研究宗教,是个“自称代表佛的作家”而已。

废名何曾四大皆空,1964年国庆节前一日作于长春的《冯文华烈士传略》(解放后废名一直在吉林大学任教),就是他的至情之作。(冯文华是废名的堂弟,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大革命时期是黄梅党的领导人之一,时任黄梅县农民协会主席,1927年死于“4·12”政变的反革命屠刀之下)

(湖北建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供应处 刘慕冰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